“种”戏在校园,开出“小梅花”

发布日期:2018-07-25     来源: 川报观察

blob.png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十二届“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”活动日前落幕,我省继蒋金津、王懿梵分别斩获个人节目金奖后,成都同辉(国际)学校的川剧《九天开出一成都》又夺得“创新类最佳集体节目奖”,并在闭幕式进行汇报演出,这也是我省川剧首次申报“小梅花”集体节目并获奖。

blob.png

        “当年走马锦城西,曾为梅花醉似泥。二十里中香不断,青羊宫到浣花溪……”《九天开出一成都》的舞台上,20名七八岁的小学生以古装扮相出场,用川剧高腔的方式演绎陆游《梅花绝句》、刘禹锡《竹枝词》等脍炙人口的巴蜀题材诗歌,展现四川不朽的文化魅力。“孩子们在背诵诗词的同时学习了川剧,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”本次活动评委、中国剧协副秘书长周光表示,这样的“川韵古诗”可以在中小学大力推广,对各个地方剧种都有借鉴意义。

        值得注意的是,蒋金津、王懿梵和成都同辉(国际)学校的孩子们,都只是业余川剧爱好者。省剧协常务副主席、秘书长刘宁透露,以往的“小梅花”活动,我省多派专业川剧院校或省内各地川剧院团的“团带班”,根据其少儿川剧学员的特点挑选合适的剧目排练参与,其结果是“成绩虽好,却没起到传承普及的作用”。

blob.png

        如何让川剧走近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?我省创新地将“送”戏进校园变为“种”戏在校园。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张跃介绍,近年来,省内各地不少中小学开设川剧选修、兴趣课程,引入专业川剧演员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功,排演川剧节目。成都同辉(国际)学校副校长杨晓彬介绍,该校于2017年成立川剧社团,利用学校兴趣课程时间开设川剧课程,并引入四川蜀蓉戏剧社艺术总监、川剧变脸大师彭登怀等专业师资,从戏曲基本功开始指导学生训练。

        目前仅成都一地,就有超过30所中小学开设了川剧课程,排演节目不仅有传统剧目,还创新推出川剧课本剧、川剧童话剧、原创现实题材校园剧等。从2015年开始,我省每年举办“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”,2017年的第三届活动吸引了全省13市的23所中小学、600多名学生参与,共演出23个川剧节目。“已逐步成为一张具有品牌效应的四川艺术教育普及名片,希望能借此向孩子们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,培育一批又一批年轻川剧观众。”张跃说。



加载中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