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市双流县黄龙溪旅游区

发布日期:2018-07-26     来源: 四川旅游资讯

黄龙溪古镇为双流县下辖镇,设7个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,幅员50.4平方公里,人口2.8万。古镇地处成都市双流县西南,三县(双流、彭山、新津)交界、二江(府河、鹿溪河)环抱,牧马山、二峨山隔江对峙,历史传承悠远,文化遗存丰厚。 据史料记载,黄龙溪古镇曾是古蜀王国最后的军事据点,公元前316年,末代蜀王在此作最后的决战。东汉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219年),“黄龙现武阳赤水(即鹿溪河)九日”,黄龙溪由此得名。诸葛亮等八百大臣以此征兆向刘备建言,刘遂登皇位,蜀汉政权诞生。诸葛亮南征,在此屯兵牧马。此后,黄龙溪日见繁荣。

           

龙潭广场

龙潭广场是一个下沉式的广场,面积约2000平米,拥有龙生九子、黄龙吐水两大主题景观,设计源于诸葛武侯沉鼎配龙的历史传说。

           

千年古码头

锦江与鹿溪河(古称赤水)在黄龙溪交汇,河面宽阔,水势平稳,是锦江流域不可多得的天然码头,呈现过百货山积、帆樯如林的繁华景象。

           

三县衙门

“三县衙门”位于古龙寺内,历史上黄龙溪属华阳、彭山、仁寿“金三角”地带,民事、经济纠纷、匪患困扰三县,遂设三县衙门,共管民事、水政及匪患。在这里你感受到“升堂”的感觉了吗?

           

镇江寺

镇江寺位于正街北首,与古龙寺遥遥相对,是千年码头王爷坎上的一座千年古刹,供奉镇江王爷杨泗以保平安,为旧时船帮祭祀集会的场所。

           

古街古树

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,古镇至今保留完整。七街九巷依旧向世人述说着黄龙溪的沧桑,黄龙溪的历史。黄龙溪古镇的街面全由石板铺成,两旁廊柱排列有序,街面平均宽度3.44m。        黄龙溪古镇内现有树龄300年以上的古榕树6株,盘根错节的树根和浓荫蔽日的树盖,增添了古镇浓郁的古貌古趣,鹿溪河畔镇龙沟内还有一株外形酷似一条龙的千年古树乌臼树,外观非常奇特。        黄龙溪的古街古树,给世人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。

           

潮音寺

潮音寺坐镇古街当中,古称乐善堂,是一座尼姑庵。临街五间,供奉观世音大士和弥勒佛。古时上元会、中元会、下元会都在此举行供天道场,祈祷风调雨顺。

           

唐家烧房

清末民国年间,黄龙溪古镇市面繁华,行业众多,仅酿酒作坊就有四家,由唐氏、刘氏、曹氏、罗氏四个业主经营。其中以唐家烧房名气最大。     唐氏为清初“湖广填川”时上川的客家移民。在清初开建场镇的过程中,贺、乔、唐三家投了巨资,因而获得场上米粮交易市场“打斗称粮”的经营管理权,人称“三把斗”。近年来,唐家当年“打斗称粮”的量具——一把清末颁制的铁皮包边的木斗,已经被发现和收藏。这是是唐家创业和黄龙古镇重建的文物见证。

           

黄龙摆尾

数百块红砂石拼接组合,雕刻而成的龙尾,配上喷雾系统,如真龙出游,瑞气环绕,隐隐雷动。过往行人无不驻足观看。


加载中。。。